资质匠,办资质更简单

157-1882-9113

当前位置:资质匠 > 常见问题 > 正文

广州迎来首个广州营商环境日:广州的市场主体数量突破270万

发布时间:2021-10-18 09:09阅读:

  10月15日是《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明确的首个“广州营商环境日”。不久前,广州被列入首批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,为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提供了重大机遇。

  近年来,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成果显著,在2019、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,均位居全国前列,连续两年全部18个指标获评全国标杆;今年上半年,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显示,广州连续4年被受访企业列为更热门的投资城市。

  营商环境好不好,企业家用脚投票。截至目前,广州的市场主体数量突破270万,创新创业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提升。这些成果为广州承接好国家综合授权,建设好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,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  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,工作人员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提供帮助。 主动对标更优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升级

  日前,广州与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杭州、深圳几座城市,共同入选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。事实上,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,既是年初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的重要任务,也是营商环境4.0改革中摆在第一项的任务。对于广州而言,开展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,肩负着怎样的使命?广州又有着怎样的优势?

  据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广州优势主要体现为体制机制、政策升级、法治基础、数字政府、开放创新和监管制度这六大优势。

  牵一发动全身、一子落满盘活,营商环境可谓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“牛鼻子”。广州发挥体制机制优势,成立了市委书记、市长任“双组长”的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,各方参与,全市上下“一盘棋”,高位统筹推进改革;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,组织走访中介机构、营商智库、市场主体,梳理研究改革问题困难,抓好跟踪督办,强力推动改革落实落地。

  营商环境的改革之路,必然伴随着营商环境改革政策的不断升级。近年来,广州主动对标更高更好更优,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升级、不断深化“三减一优”(减环节、减时间、减成本、优服务)。在迭代实施营商环境1.0至3.0改革的基础上,今年5月启动营商环境4.0改革,提出260条改革任务,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牵引,率先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标准市场体系,推动便利化法治化指标攻坚,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,强化数字赋能,创新智慧监管,下足绣花功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1月1日起,广州实施《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将实践证明有效、市场主体认可的改革措施固化上升为制度性成果,推动在法律框架下解决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,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法治保障。

服务热线

157-1882-9113

微信号